環保培聖人是天主教培聖中學重點培養學生的特質。希望同學珍惜資源,並為社會作貢獻。2022年3月26日為本年度地球一小時活動人,在此都希望同學積極參與承諾,並為可持續未來出一分力。
學生製作宣傳影片:
為推動兩地姊妹學校交流,本校由2016年起一直參與由教育局舉辦的「姊妹學校計劃」。疫情下,本校由校長、副校長及公民教育的代表一起,與廣州市從化三中管理層,交流兩地在疫下的教育發展,並且互相為兩地學生打氣。
本年度「齊惜福活動」開展了!這個活動是透過講座、工作坊、種植班,以及參觀「齊惜福油塘社區廚房」,讓同學了解當前的廚餘問題,培養對待食物的正確態度。我們推動初中同學組成種植小組,在校內推行有機種植,疫情下,就算同學未能親身參與,陳婉婷老師仍然與導師一起組織網絡,讓學生掌握種植技巧,一起為環保出一分力。
為了讓公益少年團團員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範疇的社會服務,本校邀請戒毒服務/深宵青少年外展服務社工和關注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社會企業創辦人出席網上分享會,與同學分享相關工作經驗和創辦社企歷程。同學均表示獲益良多,並承諾願意日後繼續了解,並於各方面投入社會服務。
因應疫情不穩,本校公益少年團未能繼續親身提供探訪服務,但為了繼續服務理念和目標,本團分別於2022年2月19日(六)和2月26日(六)舉行舉行網上義工訓練和網上探訪長者活動。本團團員透過共同設計適合長者及網上交流的互動遊戲,務求帶動活動氣氣,與長者歡度週末,在疫境下向長者送上一點心意。
南丫南保留了淳樸的漁村風貌和意想不到的自然奇景,以及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十分值得探索。為在疫情下繼續了解香港生態環境,本團於2022年2月12日(六)參與康文署與香港民間古蹟保育基金攜手推出的《南丫說:》索罟灣文化實時線上導賞團。
團員以鏡頭體驗本地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社區工作坊、紀錄片和不同主題的導賞路綫,以島民視角述說索罟灣鮮為人知的社區故事,發掘南丫島另一番的獨特魅力,以及思考人與自然密不可的關係,為日後服務做好準備。
本團每年均會舉辦聖誕聯歡會,希望共歡聖誕,並增進團員間的凝聚力。在符合防疫規定下,團員、社工夥伴和負責老師一起暢玩集體遊戲和抽獎,氣氛歡樂滿滿。
公益少年團於2021年12月11日(六)參加由元朗區議會及「YWCA 天拉吧-天水圍故事館」合辦的「笑笑小面孔:木板繩結創作」藝術工作坊。團員先在天拉吧人員帶領下到天水圍公園考察,然後發揮個人創意,親自製作木板繩結,並將作品參展到「爾後之庭|天水圍 元朗區公園節」,為天水圍社區添上色彩。參加同學均認為活動意義豐富,讓團員能以多元的形式參與社區服務。
根據2020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香港每日平均棄置345公噸的木材,有效重用木材漸趨重要。為了更深入了解相關議題,公益少年團於2021年12月11日(六)參加由Wood Watch Hong Kong舉辦的手工鐘錶工作坊,透過利用本地回收的廢木材,加上太陽能機芯及竹製錶面,設計集環保、實用和美觀於一身的木錶,親身了解舉辦機構「切勿浪費,升級再造」的環保理念。